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之后,在遵守首都防疫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北三县通勤进京人口的通勤时间再次延长。

最近三年来,北三县地区“进京通道”的检查级别屡次提升,遇到疫情防控敏感期,通勤人员在检查站等候检查通过的时间有时会长达数小时,严重影响了进京通勤人员的出行效率,增加了出行成本,降低了北三县人民进京工作、创业的热情与积极性。

2022年北京两会上,我曾写过一份关于河北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的建议。建议提交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但是一年过去了,关于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的工作,仍未见有任何实质进展。

今年的河北省廊坊市两会上,廊坊市市长李国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202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包括协调启动北三县进京检查站优化布局。

其实,早在去年3月下旬,已有媒体报道,香河县安平公安检查站站长表示,聚焦提升进京通行效率,将积极推进进京检查站外迁工作,同步开展区域一体化交通建设运营管理政策研究,推动通勤便利化。

过去的一年里,疫情防控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可以理解,在疫情反复的局面下,检查站外移的工作必然被向后放一放

随着去年12月初“国十条”的发布,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各地人员恢复了频密的流动,不再受制于疫情管控的地方政策,于是,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的问题,完全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尽快给出一个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根据京津冀地区的数据统计,京津冀区域总人口1.1亿,通勤人数约5700万,在跨行政区的通勤人口占比2%,这其中有80%的通勤与北京有关,即超过90万京津冀人口每天需要进京或离京工作,通勤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决定着通勤人员生活的幸福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随着首都核心区腾退、北京市政府东迁陆续完成之后,通州及其周边北三县,成为未来几十年新北京最大且最具潜力的想象空间

通州区已与廊坊市“北三县”四地七局联合签署一揽子合作发展协议,从企业办照、食品安全保障、跨地区监管等全面开展深入协作,共同推动四地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协同监管和无差别、同标准服务。北三县将与北京副中心通州的规划、标准、政策、管控实现“四统一”实现最直接的落地。

然而,北三县的进京通勤效率却并不尽如人意。在与北京相关的跨省通勤人口中,比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河、大厂、香河(北三县)与北京关系最为密切,日均进京通勤人口约10万人,主要通勤交通工具为跨省公交及小汽车,平均通勤时间超过2小时。在通勤时间中,除整场驾驶时间和交通堵塞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与北三县进京检查时所耗费的等候排队时间有关。

过去一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家住北三县的赴京通勤人员,长期无法到岗工作。

据我粗略了解,有些人在一年间,甚至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处于居家办公的状态,有些北京企业允许远程办公,但更多的企业及相关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在线办公无法实现工作内容,因此,还有一部分家在北三县的人,因为通勤受阻的原因而无奈地失去了工作。

即便在疫情管控全面放开之后,北三县人员进京通勤的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多时间耗费在进京检查站的抽检、临检等事项上,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感受。

除此之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上讲,进京检查站的设置,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是顺畅的流动性,而进京检查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北三县进京物流的通畅度,提升了货车物流运输的成本。

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人们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乘车或自驾前往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是不需要经过检查站,更不需要出示身份证的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安保级别的提升,进京检查站承担着公安安检、武警反恐、交管办证检查、环保尾气检测、超限超载治理、动检检疫、木材运输检查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功能,是首都综合治理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保障了一系列重特大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是首都安全维稳“护城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进京检查站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如果要想最大限度的释放生产力,就必须达成一个共识,用社会效率的合力最大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从而让所有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活力。

在任何情况下,层层设卡都不符合一个活力社会的发展需要。

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国家战略,就交通一体化的目标而言,由于进京检查站设置上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更是阻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既要满足首都的安保、环保等多重需要,又要解决北三县人民的民生问题,基于此,进京检查站的设置点位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进京检查站的位置,应由北京市与廊坊市的两地相关部门协调协商共同商定。

2022年1月30日印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研究进京综合检查站向北三县东、南部边界设置的可能性和方案(警戒线长度基本不变),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互联互通及便利出行。

在此,我再次呼吁北京、廊坊两地的相关部门,充分听取群众呼声,基于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大原则,尽快确定进京检查站位置的优化方案。

之前我已向很多饱受进京通勤之苦的北三县居民的咨询了解,并将这些建议汇总归纳。

首先,我建议将北三县与北京交界地区的进京检查站外移至与天津交界处,并在冀津边界新建物理隔离与数字管控防线。

其次,建议在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快速推进联通北京与北三县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北三县常驻通勤人员“刷脸进京”,以减轻当地人民的进京通勤成本。

最后,建议由北京市牵头,京津冀三地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启动冀津防线检查站、治安卡点和数字边界防线基础建设,按需求组织招聘足够的辅助警力人员,在充分保障首都安全的大前提下,全方位提升北三县进京通勤人员的通勤体验。

这三个优化措施,并不一定要同时实现,而可以分阶段、有步骤的逐一落实。

在优化进京检查站位置的工作中,两地可能会出现一些思路不统一、观点不一致的细节,为执行带来一些阻力,但是,我恳请各部门能本着为人民服务,推动经济发展的民生心态和大局观,倾听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尽快改变北三县人民的通勤不畅的长期问题,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助推京津冀产业协同走向更大格局,使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再迈上新台阶。

 

话题:



0

推荐

毛大庆

毛大庆

4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毛大庆博士,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注册建筑师,专栏作家。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任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间内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成就斜杠人生》、《全黑军团》、《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 马拉松爱好者,截止2022年11月,已完成全程马拉松144场。荣获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2年2月受邀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第97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