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鉴于目前中国人口形势的严峻性,以及中央对于人口政策的最新调整趋势,《人口略要》系列文章,整体梳理了中国近现代人口发展的脉络,通过对相关数据、政策、社会现象的回顾、总结、分析,从生、老、病、死等人生四个阶段状态着手,提供更多的人口问题解题方案。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回顾中国历史,尤其是动荡的中国近代史,尽管长期占据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但庞大的人口规模并未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相反,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让中国人在一次次的社会动荡与战争危机中饱受苦难。

晚清,中国人口在4亿的规模上维持了大半个世纪。

清王朝覆灭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里,在战争的动荡环境下,中国人口缺乏足够的增长空间,人口统计数据也存在严重缺失,人口增长几乎陷入停滞。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口约为5.42亿。

此后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对于人口问题的政策方向曾经出现过“人多好办事”还是“人少好办事”的争议,但在整体趋势上,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直到文革结束时,中国人口较建国之初已经增长了超过3.5亿,总量接近10亿,这还是建立在超生漏报等因素导致数据失真的基础之上。

本篇文章,通过各种历史数据的比照,与历史文献的对照,梳理出自晚清至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人口发展脉络。

1.晚清与民国

1840年—1911年

中国人口维持在4亿左右,占全球总人口的22%—25%。

19世纪的中国,受制于生产工具的局限性和社会秩序等多重因素,人口的增减幅度极小。

1930年—1949年
这是近代中国社会最动荡的十余年时间,即便如此,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国社会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总和生育率(5-6)。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位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

从历史和国际社会经验看,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这一时期的育龄妇女主要来自于清末民初十年间出生的女性,当时每个中国家庭平均可以生育五至六名子女。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创立于1912年,民国时期的38年时间,只是历史上短暂的一瞬,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极不稳定的过渡时期。在人口发展史上,它同样也只是一个动荡的过渡阶段,人口数据不完整也不准确。

民国的人口有几个特点: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当时全国的死亡率为2.76%,婴儿的死亡率则更高,达到15.6%,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性别比例失调,男多女少,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2.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

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口5.42亿,新增人口约为1280万。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国土上绝大部分面积为乡村,只有极少数的城市,城市化率保持在5.1%的极低水平。

受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很低,甚至沦为生育工具,秉持女德的应尽责任,生育是她们存在的意义。

建国之初的生育率维持在3.6—4的水平,即一个家庭平均可以生育三至四名子女。

建国之初的几年,鼓励生育,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是中国人口政策的方向。

在“人定胜天”的理念下,大家相信只要有了人,什么奇迹都可以造出来。

1952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限制生育会灭亡中国》,同年《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发布,1953年卫生部通知海关禁止进口避孕药。

重要事件:

新中国成立前,著名人口学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做出预判:新中国将面临经济崩溃,其依据是,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让政府无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毛泽东对于艾的观点给予了坚定回击,人口数量不是问题,不仅不是问题,还是中国崛起的宝贵财富,解决中国人口的贫困落后问题的办法就是“革命+生产”,也就是制度变革+大力发展经济。

1951—1953年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进入持续稳定的状态,人民更愿意生育。

年新生人口以每年1500万—20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1953—1954年

全球迎来二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婴儿潮。

内务部(民政部前身)对3018万人进行抽样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出生率为37%,死亡率为17%,自然增长率为20%。

按照1953年全国总人口的基数计算,中国年新增人口高达2200余万,净增长1200万。

与20世纪40年代相比,中国的出生率仍然维持在高位,死亡率则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提升。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已经逐渐从民国时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的阶段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的阶段。

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阶段即将到来。

1954年,中国刚刚结束了抗美援朝运动,社会进入更加稳定的状态,与全球同步迎来了婴儿潮。

1954年—1958年的五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新增人口约为2000万,五年间共增加了1亿人口。

1953年到1954年,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高涨,人们认识到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重要事件:

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人口为6.02亿,预计每年会增长1200万至1300万人口,增长率为2%,大幅超出政府预期。而此时的社会生产力未能匹配人口的高速增长,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就业等多方面均出现不足。

1953年的人口普查,具备了现代人口普查的五个基本特征:官方性、全国性、个体性(按人头登记)、同步性(统一时间标准)、系统性(统一表格)

这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的历史开端。

马寅初《新人口论》

新中国成立之初,马寅初等人口学者逐步关注到这一现象,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寅初认为一普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的准确度存疑,他重新测算后的结论是2.2%,部分地区将达到3%,以此增速发展,半个世纪后,中国人口将达到26亿。

站在1953年的中国视角上,马寅初判断,根据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匮乏、生产力落后等因素分析,未来的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温饱问题。

于是,马寅初撰写了著名的《新人口论》,在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其中提到了很多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控制人口、建议政府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制定人口政策、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民科学知识水平、提倡晚婚避孕、实施计划生育、政府对生育要进行具体的干预措施等观点。

马寅初是较早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学者。

人口观的关键性转变

1954年12月27日,中央第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座谈会召开,会议指出“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是赞成节育的。”

1956年9月,中共八大重申了“提倡节制生育”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毛泽东是中共党内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领导人。

毛泽东在当年对美国国务卿“看衰中国经济”的言论进行批判后,对于中国人口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一直没有定论,直到1958年大跃进开始,虚假信息越来越多,对于中央决策的准确性产生了误导。

毛泽东公开表态:“人多好办事,搞十几亿人口也不要紧”,为中国人口问题下了定论,马寅初随即被打倒,《新人口论》销声匿迹。

虽然马寅初后来被打倒,但在一些理念上,毛泽东与他是有重合的。

1958—1961年

大跃进时期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195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到9%,但对于生育的影响尚未显现。

马寅初建议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被批判,在“人多力量大“的口号下,节制人口的声音被淹没。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后,反右运动达到高潮,不久后,三年自然灾害开始。

1959年粮食减产200亿—300亿斤,农副产值比1958年下降13.6%。

1960年,粮食产量跌至2870亿斤,较1957年减少26.4%,低于1951年的水平。

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直接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出生率:从1958年的29.22%降至1959年的24.78%, 1960年又降到20.86%, 1961年更是降到了18.13%。

死亡率:从1958年的11%飙升到1960年的25.43%,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率的最高值。

1959年,中国新增人口开始下降,从1958年的1900万降至1635万,

1960年,中国新增人口降至1402万,中国人口首次且是2022年之前唯一一次出现负增长:-4.57%,全年总人口净减少304万

1961年,新增人口降至949万

1961年的新增人口数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值。

回到当下,2022年,受到包括疫情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制约,今年很有可能跌破1961年的新增人口低值。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中国第二波婴儿潮开始。

1962年,新增人口迅速涨到2451万人,是新中国年新增人口的新高,揭开了中国最大的一波婴儿潮的序幕。

大跃进失败,加上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了一大批人,节制生育再受重视,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从1962年到1975年,每年新增人口数量维持在2500万以上的高位。

1964年,中国第二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7.23亿。

1965年,中国城市化率10.5%

1966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计划生育问题的批示》。但随后进入了文革,计划生育工作被停滞。

重要事件:

计生委的成立始末

1962年末,卫生部妇幼卫生司设立了计划生育处,具体负责管理全国的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196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计划生育专业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国的计划生育科学研究工作。

1968年11月,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被撤销,计划生育工作仍由卫生部承担。

1973年7月,面对人口过快增长的严重压力,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机构,依然由卫生部代管。

1981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将其正式纳入政府序列,成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定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962年——1965年
1962年,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出生率迅速回到37%以上,死亡率降到1957年的10.02%

1963年,出生率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值:43.37%,总和生育率达到创纪录的7.5。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的四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9.7%。

1965年,全国总人口达到7.25亿,

1962—1965年中国人口净增长数据

1962年 1794万

1963年 2270万

1964年 1927万

1965年 2026万

重要事件:

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现实,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规模为6.946亿。

城镇人口0.979亿,乡村人口5.967亿。

农业人口5.803亿,非农业人口1.143亿。

受到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非农业人口中包括在农村生活的城镇人口,映射出当年中国的逆城市化趋势。

3.文革时期

1966年—1972年,年新增人口维持在2500万以上的高位,年均死亡人口600余万,人口净增长1900万以上。

进入文革后,中国虽然迎来了庞大的新增人口年代,但由于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的混乱,没有人真正去做人口规划和人口素质教育工作,所以人口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明显提升。

1968年

新增人口2757万,净增2121万。

1971年

这是历史性的节点年份,这一年,中国正式宣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当时,由于国家经济情况非常糟糕,经济体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但人口生育却毫无计划,经济按人头拨付的生活补给,各种凡事凭票消费,每增加一个人头,每户的拨付财政就要增加,国家财政压力巨大,这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大背景。

1971年,国发〔1971〕51号文要求“在‘四五’计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力争到1975年,一般城市降到10‰左右,农村降到15‰以下”,同时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

1973年7月,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中断了几年的计划生育工作重新恢复。

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的惯性所致,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情况持续到1975年。

1976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

这一年,也恰是中国人口增长率低迷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出生人口进入育龄的年份,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叠加,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单年新增人口数量回落到1800万以下的水平上。

1976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18%。

到1978年,中国人口规模已经接近10亿。

1954年—1978年期间,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净增了3.5亿左右的人口,由于存在超生漏报等现象,真实的数据远不止于此。

 
 
 
 
 
话题:



0

推荐

毛大庆

毛大庆

48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毛大庆博士,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注册建筑师,专栏作家。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任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间内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成就斜杠人生》、《全黑军团》、《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 马拉松爱好者,截止2022年11月,已完成全程马拉松144场。荣获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2年2月受邀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第97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

文章